在云雾缭绕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猛硐乡古茶园里,锄头叩击土地的声响惊醒了沉睡的山谷。茶农们刚卸下春茶竹篓,又忙着修剪枝杈,翠绿的茶山里升腾着新一季的希望。
“多亏纪委协调技术升级,我们麻栗坡的古树茶都走进联合国了!”源利升家庭农场负责人盘云利向走访的乡纪委干部介绍。5月21日“国际茶日”,镶着“麻栗坡”地理标识的古树茶在联合国总部惊艳亮相。当各国使节端着琥珀色茶汤细品时,鲜有人知这枚“深山明珠”的破茧之路——从品质参差到国际认证,从滞销积压到订单爆仓,背后少不了纪检监察机关贯穿产业链的精准护航。
去年5月,猛硐乡纪委针对茶产业开展走访时,龙云社茶业、源利升家庭农场、欣农合作社等茶企纷纷反映,晒青茶叶的生产全凭当地制茶人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经验,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茶的品相和质量在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茶农们守着“金叶子”,过着“穷日子”。
收到问题反映后,乡纪委通过发放“零提示”和督办通知等形式,督促乡镇和有关部门及时协调专家对茶农茶企开展技术指导培训4次,整合87.1万元帮扶资金支持4家经营主体。在技术赋能下,古树茶品质实现跃升,龙云社茶业等企业迅速打开市场。
麻栗坡拥有40万株古茶树资源。该县纪检监察机关始终立足监督职能,以保障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茶农增收致富为目标,紧盯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使用、联农带农机制执行、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优化等关键环节,强化日常监督、调研监督、联动监督、跟进监督等形式,推动解决茶产业基础设施老旧、管护粗放、销路狭窄等问题20余个,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老山茶在国际舞台“出圈”后,县纪委监委立即启动“清风护茶”行动。3个专项组深入17家茶企、32个销售点,严查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乱象。“每片茶叶都要对得起‘地理标识’的金字招牌。”在县城河滨公园茶叶一条街,监督人员走进茶叶销售店铺,仔细查看每包茶叶的包装、防伪码,与经营者交谈。
“防雨玻璃三天就换新了,春茶晾晒一点没耽误。”在新华国茶厂区,驻县农科局纪检监察组跟踪督办厂房晒棚维修进展时,厂长赵炳耀向监督人员介绍,当地党委、政府对企业诉求十分重视,暖心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信心十足。继第三届国际春茶节举办、老山古树茶走进联合国总部以来,来自国内外的春茶订单不断。
“‘泼天的流量’降临,我们更要守住品质初心?!备孟丶臀辔喙馗涸鹑吮硎?,将持续以全链条监督推动茶产业标准化建设,让承载着红色记忆的老山茶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银行”。(杨月波 赵倩 喻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