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环抱的密古村炊烟袅袅,一串崭新的红绸灯笼挂在村口老树上——这是村民陈达家简办婚礼的印记。没有震耳鞭炮、不见流水席面、零彩礼娶妻,省下的彩礼钱悉数投入产业发展?!懊孀幽挠欣镒邮翟??”这位彝族汉子憨厚一笑,“村里新风讲得好,省钱又体面!”
在大理州漾濞县龙潭乡北部,这座汉族、彝族、白族、苗族、傈僳族和谐共居的村落,正经历一场静水流深的文明变革。党建引领下,密古村以“润物细无声”的智慧破除陈规陋习,让节俭清朗的乡风拂遍山乡,先后获得“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云南省文明村镇”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密古村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指尖传递新理念:小群聊转动大观念
“以前总觉得彩礼要得少,姑娘就‘不值钱’了。现在村里天天宣传,微信群也经常发些‘低彩礼’家庭过得和美的故事,观念真变了!”村民苏向兰翻着手机微信群里的宣传链接感慨。
密古村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微信群、村民大会、院坝会、宣传栏齐上阵,生动展示民族团结、孝老敬亲、移风易俗、模范引领等实践案例。党员志愿者入户宣讲政策、以身示范,用彝汉双语讲解“婚丧简办”新规,将政策化作亲切家常话,引导广大村民涵养文明素养、规范日常行为、提升精神风貌,让文明新风植根内心、见诸言行。
“几场院坝宣讲会下来,连九十岁的阿爷都懂了:厚养薄葬才是真孝顺!”密古村党总支书记蒙云感慨。当“减彩礼不减祝福,简仪式不简情义”成为共识,文明种子已在心田破土发芽。
村规民约活起来:小积分激活大治理
走进密古村“文明积分超市”,村民苏建梅正在用积分兑换酱油——她因主动简化老人寿宴获评20分?!盎帜芑换?,更换面子哩!”
密古村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发放《节俭办事指南》、推动红白理事会提前介入婚丧事宜,开展文明评比、积分兑换等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崇俭尚德、文明和谐的乡风新貌逐步显现。
“红白理事会可不是摆设!”密古村红白理事会成员苏继辉语气笃定,“谁家办事,我们都提前上门沟通。按《村规民约》来,烟酒标准、席面规模都有章可循,省心省钱,大伙儿打心底里支持。”
文明星火可燎原:小榜样引领大风尚
清明时节的密古村后山,老党员苏莲凤带领青年志愿者们栽下20棵纪念柏?!跋谆ㄖ质鞅壬罩交繁?,先人也欢喜!
干部带头干,党员树标杆。密古村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当先锋”活动,全村村组干部及103名党员以身作则,率先签订红白宴席简办承诺书,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强力推动移风易俗落地见效。依托“最美家庭”“绿色家庭”“好儿媳”“好婆婆”等常态化评选,深入挖掘并广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村民文明素质在榜样引领下不断提升。
夕阳为密古村的青瓦屋檐镀上金边,文化广场传来孩童嬉戏声,村规民约宣传栏下新栽的茶花已结满花苞。从微信群里的新风故事到红白理事会的账本记录,从党员干部的带头签名到漫山遍野的纪念新绿,密古村用最贴近泥土的方式,在新时代焕发文明生机。(陈志坚 张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