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快餐不限次数加微信好友_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300元四小时服务,同城快餐

首页 > 临沧市 >> 临沧双江:架起“连心桥”办好“暖心事”
【字号:
【打印】

临沧双江:架起“连心桥”办好“暖心事”

2024-02-03 来源:学习强国临沧学习平台
  2023年,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急需的现实利益问题入手,深入产业发展一线、基础设施建设现场,办实事、解难事,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打通“断头桥”——群众出行不再难
  “以前我们开车送孩子上学需要绕道20多分钟,遇到堵车,则要用1个多小时,‘拉祜桥’项目建设完成后,只需要5分钟就到学校了,修通这条路圆了我们的最大心愿?!鄙澈酉缭寿捍逶寿阂欢痈倍映び嗲煨愀咝说厮?。
  “拉祜桥”项目属于环城南路项目第二期工程,项目整体推进滞后,近几年,“拉祜桥”成为“断头桥”,严重制约了县城市政道路网络的发展,导致城南片区交通拥堵,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双江县把抓好该项目推进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清单,成立指挥部,组建工作专班,通过全面摸底调查和精准核实认定,全力推进征地资金筹措等工作,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目前,环城南路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二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124.13万元,路基、雨水管道、污水管道等建设稳步推进。
  2023年,双江县认真查找问题症结,全力抓好环城南路项目整改,将“点”上的经验推广到“面”上,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实施7个专项整治攻坚战,打通项目建设中的“断头桥”,促进全县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群众满意率、获得感和幸福感。
  消除“肠梗阻”——基层治理更有效
  “水来了,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钡毕?,在沙河乡忙开村新村组,最让群众高兴的是村里实施自来水修缮工程,让大家都喝上了清澈的自来水。
  新村组交通便利,发展条件好,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然而饮水问题却成为群众的一大心病。
  “近两年来,由于水源水量减少,用户增多,每年夏季我们村经常出现断水情况,连饮用水都很难保障?!弊魑幻膊吃焙兔袂樾畔⒃?,施朝忠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为破解组里的这一棘手难题,施朝忠带领组干部主动向上汇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组里的自来水工程进行提质改造,全面解决116户453人的用水问题。
  清澈的自来水送往农户家中,“一滴水”映照“大民生”。这是双江县组建民情信息员队伍,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的一个缩影。全县1203名民情信息员服务基层一线,累计收集民情信息329条,推动解决群众困难问题320个。
  双江县把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工作抓好抓实,除组建民情信息员外,还结合基层实际,组建“布朗哨兵、巧舌妇、红袖标、茶山卫士、两江巡哨、乡土人才”等“六支队伍”,创新探索出基层党组织引领下的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肠梗阻”,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乡村建设,让全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攻克“滞销关”——产业增收路变宽
  “党组织搭台,我们唱戏,发展柑橘产业就像蜜一样甜。”勐库华侨社区第一居民小组的李贵华是柑橘种植大户,种植柑橘面积11亩,2023年收入预计达8万余元。在勐库华侨社区党总支的带领下,社区居民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把水果销往全国各地,现在水果销路很好。
  柑橘产业是勐库华侨管理区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区共种植柑橘1200亩,涉及农户427户。勐库华侨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刘贵花表示,在柑橘产业发展中,勐库华侨社区党总支在积极引导种植户抓好品种改良、科技推广的同时,全力打通水果的销售渠道。
  “我们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开展直播技能培训,鼓励果农开通直播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并采取推介活动、采摘体验、主动对接超市及销售企业的方式,破解水果滞销问题,打通销售渠道?!绷豕蠡ㄋ?。
  “产业发展,拓宽销路是关键?!彼匾几骷痘愕匙橹易挤褡帕Φ悖细鞣阶试?,构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渠道,切实帮助农户排忧解难,力保农产品供销畅通,铺就产业“增收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文明评论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 省文明办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