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丽江市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推进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和系统性?;ぃ俏镏饰幕挪;すぷ魅〉昧私衔灾某杉ā?/font>
丽江市共有898个项目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っ迹?2个文化生态?;で硇源腥擞?060人。这些散落在丽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为丽江之美锦上添花,让“舍不得的丽江”散发更加迷人的光彩。
挖掘与?;げ⑿?列入?;っ嫉姆且畔钅吭龇飨?/font>
田野调查是摸清丽江非遗“家底”的基础工作,近年来,丽江通过市、县、乡三级联动的方式开展了大量田野调查,涵盖11个世居民族,共采集原始资料千余份(件),为建立非遗?;は钅刻逑?、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和设立文化生态?;で於思崾档幕?。
完成国家级非遗项目纳西族东巴画抢救性记录工程;对纳西族新年习俗、汉族珐琅银器、三川火腿、永胜土陶等22个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进行拍摄和记录;实施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红桥等乡镇非遗资源调查……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记忆,有力推动了丽江市非遗项目?;ぁ?/font>
纳西族童谣
丽江市9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列入省级?;っ?,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宝山乡吾木村等12个文化生态?;で腥胧屑侗;っ?,对玉龙县塔城乡署明村、古城区大东乡竹林村等7个省级文化生态?;で沽吮;す婊嘀乒ぷ鞑⑼ü〖镀郎?。
拉伯汉族传统服饰
贯彻落实“?;の?、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全市非遗保护工作持续做到挖掘与?;げ⑿?,“十四五”以来,丽江市列入各级非遗?;っ嫉姆且畔钅吭龇飨裕贫蟹且疟;ず痛械於思崾祷?。
摩梭人(纳西族支系)酿酒技艺
挖掘优势资源 非遗体验内容不断丰富
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非遗“牵手”旅游,为“舍不得的丽江”赋予了别样的风情和魅力。
丽江各文旅演艺企业吸纳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剧目民族文化内涵,丽水金沙的剧目中穿插有纳西族棒棒会、傈僳族赶猪调等民族音乐、民俗,印象丽江融入纳西族民歌、普米族民歌等内容,宋城千古情景区则将纳西族故事《创世纪》进行加工演绎,让观众在观演过程中近距离感受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丽江千古情
在丽江,非遗产品同样因独具匠心走俏市场。云天工珐琅银器、百岁坊银器、清香斋水酥饼、三川火腿等一批非遗品牌的涌现,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产品。
三川火腿
每年暑假,丽江白沙古镇的纳西族铜器制作传承展示基地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学习体验;丽江古城的纳西人家非遗传承志愿服务活动,长年不断;跟着传承人学写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并亲手绘制东巴象形文字T恤是玉水寨景区最受欢迎的体验项目之一。
创新传播方式 非遗认知度不断提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为非遗?;ず痛胁迳狭恕俺岚颉薄@眯旅教逶谙呱峡挂苑且盼魈獾拇セ疃?,开展东巴文线上教学、母语课堂、龙潭歌会,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景区”……
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活动和非遗购物节,组织纳西族铜器、永胜珐琅银器、纳西族东巴画、白族服饰、彝族毛毡等40个项目的100多位传承人进行集中展示;协调传统编织、传统民族歌舞等非遗项目到国内一线城市,甚至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多种传播方式进一步提高了丽江非遗在大众视野中的“亮相”频率。
培养非遗人才 强化核心力量
为了培养专业、高水平的非遗人才,丽江各级非遗中心积极推荐优秀传承人,全市共有22名传承人入选“丽江百名文旅人才”和“丽江百名工匠”名单;积极开设东巴文书写等培训班;设立传承点,与院校合作培养非遗传承人。
2021年至2023年,丽江市在非遗?;すぷ魃侠奂仆度氩普式?07.7万元,其中国家级资金336万元、省级资金155.4万元、市级资金416.3万元。
非遗?;っ继逑挡欢贤晟?,非遗保护机构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非遗保护传承实践日益活跃,大量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在?;ぶ蟹⒄梗诜⒄怪斜;ぃ鼋剿鞒隽艘惶醴且疟;び敕⒄沽夹曰ザ牡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