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宣威:城市管理精细化 城市颜值“精致美”
城市更加和谐美好。
如今的曲靖宣威,空气清新宜人、车辆停放有序、街道干净整洁……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而这幅城市新画卷的着色者之一,正是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146名干部职工。他们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认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城管队伍建设、城市日常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城市管理工作得以优化、行业发展规范有序推进、行政执法效能稳步提升,全市城市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执法有温度——“执法者”变身“服务员”
一大早,大沙坝农贸市场就热闹了起来。买菜的人络绎不绝,卖菜的小贩将三轮车有序停放,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干部穿梭在人群中,时不时提醒菜贩注意卫生。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菜农,他们还会帮忙把废弃菜叶收集起来,放到附近的垃圾堆放点。
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天好说:“以前,菜贩对我们避之不及,现在我们转变了思路,要执法也要普法,让大家知道我们管理的目的是创造更好的城市环境。如今,他们都很配合我们,确实转变比较大?!?/font>
与其说是大家对“城管”的态度在变好,不如说是执法者们的角色定位在转变。近年来,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立足“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以队伍建设标准化、执法行为规范化、为民服务精准化为重点,全力打造新时代城市管理执法队伍,由“执法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做到着装规范、用语规范、行为规范、程序规范,多沟通、善说服、慎处罚,杜绝滥执法,鼓励温暖执法、文明执法。此外,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在主城区设置23个潮汐便民摊位,让流动商贩“安家”,既维护了城市“颜值”,又守住了城市的“烟火气”,切实用“绣花功夫”将群众的殷殷期盼变为现实,把为民亲民的良好形象植入到群众的心坎里。
“他们现在不??盍耍膊幻皇瘴颐堑娜殖盗?,更多的是提醒我们到规定的地方卖菜,甚至还会帮助我们,感觉现在的‘城管’可爱多了,对我们的态度也很友善?!辈朔防畲蠼闼怠?/font>
整治有力度——“小网格”带动“大治理”
共享单车是便民利民的良善之举,然而,随着投放的车辆不断增多,加之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市民停放不规范,让共享单车变成了城市的一大顽疾。作为主管单位,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安全便民、规范有序、方便出行、应划尽划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设置非机动车停车点位1900个,可停放非机动车19000辆,制定《宣威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考核细则》《宣威市互联网程赁自行车企业公约》,对企业实行“减分制”管理与考核,对骑行人员实施“黑名单”管理。今年以来,共有649名骑行人员被记入“黑名单”,清理共享单车4300余辆。
除此之外,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将建成区划分成若干网格,管理人员以定岗值守、错时执勤、流动巡查等方式,对占道经营、流动摊点、乱停乱放、建筑施工场地、餐饮油烟污染、入城货运车辆等进行专项整治。累计查处擅自处理建筑垃圾和污染路面行为67起,带泥上路、未密闭运输渣土车1008辆,违章入城货运车5496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14600余起,乱停乱放车辆3200余辆。同时,全面启动数字化城管智慧停车指挥中心建设,现已建成使用5个封闭式停车场,安装高清摄像头3000余个,为全市26万名车主提供了2700万次停车服务,实现了停车位供给科学化、停车秩序规范化、停车缴费自动化、停车服务智能化。
治污有精度——频出妙招变废为宝
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规划统筹、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兼顾城乡”的思路,建立环卫一体化管理体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将全市29个乡(镇、街道)的生活垃圾集中运输至宣威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采用BOT模式建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自运营以来,累计处理生活垃圾38.23万吨,发电量达19402.98万千瓦时。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置中心自5月建成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处理厨余垃圾385.28吨,产生沼气约7000立方米,既从源头上杜绝了“地沟油”“泔水猪”回流,守护了人民群众“舌尖上安全”,又能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的双循环。
如今的宣威,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管理精准高效,城市居民生活幸福。宣威市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如既往地当好这座城市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