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助力
普洱市自成功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全面推进、蓬勃发展、亮点频现的良好态势。
2021年,普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全市10县(区)都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0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文明实践所,1069个村(社区)建立了文明实践站,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泛开展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及科普知识宣传等3万余次,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综合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全力建设“志愿之城”。普洱市采用“8+N”志愿服务队伍模式,成立了4400支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约34.5万余人,建立重点志愿服务站点440余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万余次。2021年“直过小康路”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
在先进典型选树中,普洱市涌现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董学书、云南省道德模范方成英、新时代云南好少年王启凡等一批模范。2021年,评选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先进集体30个,先进个人50名,通报表扬普洱市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十个100”文明模范。同时,普洱市投入6.6万元资金礼遇关爱33名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53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免费体检。
普洱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实现了常态长效化。普洱市始终坚持责任不卸、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常态长效执行“挂社、包街、联片、帮点”制度,开展“周五”环境综合整治和“周六”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实地督导,做到问题及时整改,动态清零。
普洱市的文明创建工作不仅在城市开花结果,也向农村拓展延伸。普洱市聚焦文明村镇建设,结合乡村振兴和边境小康村建设,创新推广自治、法治、德治委员会,先行先试,构建乡村治理新模式,逐步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普洱市将继续常态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推行“日自查、周检查、月曝光、双月督导、季推动、半年测评”督导模式,充分发挥创建工作测评体系“指挥棒”作用,加强培训督导,塑造志愿服务、道德模范选树等亮点品牌,重点打造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示范点。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普洱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年,普洱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普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