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快餐不限次数加微信好友_200块钱3小时上门二维码,300元四小时服务,同城快餐

首页 > 文明培育 >> 建水县“五典”走实书香校园建设之路
【字号:
【打印】

建水县“五典”走实书香校园建设之路

2025-04-23 来源:建水县委文明办

近年来,建水县教育体育局以“五典”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通过“知晓经典、品读经典、走进经典、演绎经典、传承经典”五大行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校园,全面提升师生文化素养,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书香教育品牌。

知晓经典:夯实文化根基

崇正小学诵读

多措并举,通过搭建诵读体系、创新学习形式、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深度接触经典,为书香校园建设筑牢文化根基。在诵读体系搭建上,将经典诵读融入日常教学,开展“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借助晨读、午诵、暮省等形式,让学生熟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在学习形式创新方面,开设“经典微课堂”,巧用课前3分钟开展名句接龙、诗词飞花令,让经典学习融入学生碎片化时间。同时,积极开发本土文化资源,编写《红色印记》《回望建水读本》,出版《半小时爱上千年建水》《半小时爱上千年紫陶》漫画书籍,并推动《老家建水》《遇见建水》等本土歌曲在校园传唱。这一系列举措,借助体系化诵读与趣味化引导,不仅为书香校园营造了浓厚氛围,更用经典智慧为青少年的成长添彩。

品读经典:深化阅读内涵

东林小学听老师讲经典

创新推出“三维品读法”,通过多元主体协同与多学科联动,营造全方位、深层次的阅读环境。师生共读,建水来薰小学每周专门安排课后服务阅读课,课上教师与学生共读经典,围绕文本探究阅读方法,逐渐打造出“有时间、有任务、有交流”的深度阅读课堂。家校联读,学校设立“亲子共读日”,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清单》,并开展书香家庭阅读分享活动,推动家长和学校携手共同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良好氛围??缪Э蒲卸?,历史课堂剖析《史记》选段,美术课堂临摹《山海经》神兽,音乐课堂谱唱《唐诗新韵》。建水碗窑小学依托紫陶工艺实践基地,开设3个紫陶兴趣特色班,传承紫陶文化与技艺,“建水紫陶”等非遗项目进校园入选云南省2024 年“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 ,进一步丰富了阅读与文化传承的维度。

走进经典:活化文化体验

依托建水“滇南邹鲁”的文化优势,打造实景课堂与行走阅读,构建起沉浸式经典学习场景。在实景课堂中,文庙举办的“开笔礼”“成人礼”,重现千年儒风古韵,朱家花园开设的《红楼梦》情景阅读课,让学生仿若置身书中世界,极大增强了经典文化的体验感。同时,结合县内9条“行走的思政课堂”线路,围绕“人文历史”“非遗民俗”“红色教育”等主题,学生在紫陶窑火中探寻非遗技艺,在朱德旧居追溯红色历史,在明清街巷领略建筑之美,在行走过程中,逐步形成“游中学、学中悟”的立体化育人模式 ,推动经典文化在体验与实践中传承。

演绎经典:创新表达形式

新街小学表演《草船借箭》

融入戏剧展演与创意实践等多元艺术形式,让经典文化在新时代舞台上重焕生机。曲江新街小学举办“演经典名著 做书香学子”课本剧表演大赛,《三打白骨精》《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等经典剧目经学生演绎,使经典角色跃然眼前,赋予经典传承新活力。建水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开展以《西游记》为背景的趣味运动会,学生化身书中角色,沉浸式激活古老名著的魅力,相关活动还登上《云南发布》等媒体。此外,县教体局成功举办二届中小学“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展示活动暨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引领学生品味中国传统诗、词、文,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

传承经典:构建长效机制

建水县中小学诗词大赛

建水县通过强化师资培训与推动社会联动,搭建起经典文化传承的长效体系。加强师资培养,开展系统经典文化培训,邀请学者讲学,组织教师交流经验,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打造一支能将经典文化巧妙融入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为书香校园建设注入专业力量。社会协同联动,与县图书馆合作举办“书香润临安 阅读伴成长”活动,推出优秀青少年读物展,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助力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目前,全县已形成 “校校有经典、班班有读本、人人有感悟”的生动局面。

建水县通过“五典”工程的深入实施,建水县中小学生经典诵读覆盖率100%,下一步,该县将深化“经典+”模式,推动经典教育与劳动教育、科技创新融合,让书香校园建设成为赓续文化根脉、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载体。

公告公示 更多>>
州市播报 更多>>
清廉云南 更多>>
Copyright (c) 2021 云南文明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中共云南省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云南文明网运营中心 承办 京ICP备10031449号